建立情緒韌力 真正掌控人生
社會競爭激烈,即使擁有過人的能力和智慧,情緒攪不好還是難以好好享受人生。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一到假日,很多人會選擇透過盡情消費和娛樂等去「釋放」自己,期望可以「平衡情緒」。對很多打工仔來說,一星期中最難熬的,其實是星期日晚上 — 玩樂過後,面對要重新投入工作的事實,窒息的感覺又一下子湧上心頭。
面對生活中的壓力,要真正不被情緒控制,一般健康的消閒娛樂確實能夠提升正面感覺,但若只是以享樂主義來逃避及忽略困擾問題,卻治標不治本。當負面情緒出現,例如抑鬱、焦慮、忿怒、擔心等,外在的娛樂活動的確可以「暫時」將我們從「不舒服」的境況抽離,亦能增加正面情緒,幫助抵消一些負面感覺,但那些引發負面情緒背後的內心真正需要卻沒有被了解,亦沒得到解決和健康地滿足。生活逐漸失去味道,進入重覆出現的惡性循環中。事實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,我們的情緒時刻都被牽動,如何才能擺脫受情緒控制的宿命?
心理學研究提醒我們,若想在面對人生各種風浪時游刃有餘,其中很重要是先建立情緒韌力(Emotional Resilience),即是指能夠產生正面情緒及從困擾情緒經驗中快速恢復的能力1,2。困擾情緒的出現往往帶著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我們的關注;正面情緒,諸如快樂、感恩、平安、希望、滿足等,能夠擴闊注意能力,讓人更容易衍生有建設性的積極思想及行為,從而建立更多內在及外在資源去面對問題,啓動一個良性循環,提升適應逆境的能力。建立情緒韌力需要覺察及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2,明白其背後的真正需要,學習和練習正面疏導情緒的方法,以及能夠製造健康正面情緒,這樣,我們便能有足夠力量掌控大局,活出自在人生。
Dr. Michelle
參考資料: